赖兴酒--源于“赖茅”传承
1929年,贵阳商人周秉衡在仁怀市茅台镇成立“衡昌烧坊”。
1937年,赖永初先生成立“大兴实业公司”,周以“衡昌烧坊”入股,赖永初控股任经理,周任副经理。
1941年,赖永初独资收购“衡昌烧坊”,投巨资扩建“衡昌烧坊”,更名为“恒兴酒厂”。
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,茅酒赝品充斥市场,赖永初自己的姓氏“赖”和产地茅台镇的“茅”将所产的恒兴茅酒冠名注册为“赖茅”酒商标。赖茅酒从此名扬海内外。
1941年,中国远征军将其作为“军队用酒”。
1944年,前苏联政府作为“外交礼宾酒”。
抗战胜利后,赖永初将“赖茅”酒带到香港试销,被海内外客商一抢而空,这是茅酒头次通过香港走向国际市场。赖永初是头一家将茅酒打入国际市场的人。
1947年,“双十协定”时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委员长就用“赖茅”酒招待了毛1主席。
1949年,赖茅酒作为“开国首宴庆典酒”,是茅台酒成为国酒的开端。
1953年,以老字号茅台镇“恒兴酒厂”为基础,建立国营茅台酒厂车间,他至今仍是生产高品质茅台酒骨干车间,被茅台酒厂定为“茅酒古窖”。
1980年1月,赖永初先生,在省政协四届二次会议上提出了恢复赖茅酒生产的提案,并获准通过。
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,赖永初嫡子赖世强遵父遗愿,重建老字号茅台镇 “恒兴酒厂”,将所产赖茅冠名注册为注册为“赖永初”酒商标,以此纪念其父赖永初先生。
赖世强为纪念其父赖永初先生,以“赖”姓和恒兴酒厂的“兴”作为注册商标的文字,仍以“大鹏展翅”为LOGO图案,将“赖茅”酒命名为“赖兴”酒。
2003年1月13日,贵州赖永初酒业有限公司系列酒产品介绍会及中国白酒品评会,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,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王光英、蒋正华及有关部门负责人于恩光、李保国、耿兆林、王中会、袁卫东、马勇等在主席台就座。统战部、全国人大办公厅、全国工商联、工商总局、中国酿酒工业协会、北京市人民政府等有关部门负责人,CCTV、新华社、人民日报社等新闻单位,首都各大宾馆饭店、北京各商贸公司负责人等,两百多人参加会议。